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19日电 (通讯员 李志琴)“这片水域以前总是堆积着许多垃圾,汛期还好,都被河水掩盖了,一到秋冬季枯水期,水位退下去了,垃圾就全部暴露在人眼前,特别难看,严重影响村庄形象。”近日,旌德县蔡家桥镇高溪村村民陈欢喜指着徽水河介绍道:“但是这几年河道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,不但河水清了,垃圾少了,连水中的鱼都变多了,这一切都归功于‘河长制’。”
自从河长制建立以来,蔡家桥镇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体制,设置镇、村河长和河湖警长,建立定期巡河制度,镇级河长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,村级河长每周巡查不少于1次。同时,建立“一河一档”,实行科学化、网格化管理,形成一把手负总责、分管领导抓落实、村级河长具体实施的河长制工作机制。2023年以来,镇级河长共完成巡河90次,村级共完成巡河720次,巡河完成率达100%。
环境好了,鱼儿多了,徽水河捕鱼钓鱼的人群越来越多,许多垂钓爱好者在徽水河岸聚集。“您好,这边属于禁渔区,不允许垂钓,请各位配合一下,收拾渔具离开。”河长张德义对着河边钓鱼的人群开展劝退工作,并耐心解释相关规定和政策。
为做好徽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志愿保护区禁渔管理工作,蔡家桥镇依托河长制不断强化对流域的巡查和管理。同时,借助微博、微信、公众号等多媒体,结合村级广播、宣传横幅等传统媒介,实现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宣传,普及河流保护、禁渔禁捕等政策。借助文明创建、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,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河流保护宣传工作。今年以来,全镇共开展集中宣传5场次,覆盖群众1000余人,劝退违规垂钓人员10余批次。
下一步,蔡家桥镇将建立流域治理长效机制,根据“一河一档”,制定“一河一策”,对日常巡河中发现的问题建档分类,精准施策,实行销号管理,形成闭环,有效消除河流问题,确保河清水秀。(李志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