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艺交换增进(jin)民气(qi)相通,文化,塞尔维亚,嘉年华(hua)
罗马(ma)尼亚乐队“达契亚之狼”正在表演。
现场旅客在挑选波兰琥珀馆的文创产物。
现场展现的保加利亚玫瑰香水。
罗马(ma)尼亚乐队“达契亚之狼”正在表演。
现场旅客在挑选波兰琥珀馆的文创产物。
现场展现的保加利亚玫瑰香水。
现场展现的北京绢人手(shou)工艺品。
现场展现的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布山君。(本文配图均由主理方供(gong)应(ying))
克日(ri),北京亮马(ma)河(he)畔的朝(chao)阳公园里,一场增进(jin)中国与中东欧(ou)国家文化交换的“嘉年华(hua)”吸引了很多人:来自(zi)不(bu)同国家的歌舞表演引得观众随(sui)着(zhe)节奏摇摆,保加利亚的玫瑰饮料前排起了长队,各(ge)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肠为观众介绍相关旅游信息……
这是第(di)三届“中国—中东欧(ou)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(hua)”的活动现场。来自(zi)塞尔维亚、斯洛文尼亚、保加利亚、罗马(ma)尼亚、克罗地亚、斯洛伐克、波黑等8个中东欧(ou)国家的艺术团组受邀展演,现场另(ling)有北京艺术团组、非遗传承(cheng)人、美食摊位、潮玩博(bo)主等共同到场。
感受强烈热闹氛围
嘉年华(hua)上(shang),波黑音乐家马(ma)里奥·佐福科在现场用中文为人人演唱了《可可托(tuo)海的牧羊人》。佐福科优美的歌声(sheng)和充分的情感深深打(da)动了观众。这首(shou)耳熟能详的歌曲也引得全(quan)场高声(sheng)合唱。
外国舞团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扑灭了现场氛围,在上(shang)演序(xu)幕,很多观众在舞者热情的约请(qing)下,加入表演中,台(tai)下的中外观众也纷纭摹仿着(zhe)舞步开(kai)始舞蹈。爸爸拉着(zhe)女儿、女儿拉着(zhe)妈妈,一组又一组中娘家庭,在嘉年华(hua)上(shang)享用艺术带来的优美氛围。
中国乐队“一奏器乐派”为人人带来具(ju)有中华(hua)传统文化意(yi)境的表演,他们应(ying)用琵琶、中阮、笛箫等民族乐器,阐(chan)释(shi)中国传统的儒释(shi)道文化精力。有听众说,这些音乐听起来特别密切。
“嘉年华(hua)拉近了我们和外国友人的间(jian)隔。”谈及现场观演感受,在北京读大学的小孔说,之前对中东欧(ou)国家的相识主要(yao)源于(yu)教材,今天通过表演、美食、非遗等内容,对这些国家有了更新鲜的印(yin)象。
“现场的氛围很友好。”来自(zi)英(ying)国的皮埃尔说,“我对中国和中东欧(ou)文化十分感兴(xing)趣(qu),这次(ci)来嘉年华(hua),我也非常期(qi)待去探索更多有趣(qu)的内容。”
北京市民孙女士和郭女士用“热情、抓紧和开(kai)心”来描述此次(ci)活动的感受,在她们看来,无论(lun)是来自(zi)哪个国家的观众都能感遭到嘉年华(hua)强烈热闹的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气(qi)味,度过一个充分、愉快的周(zhou)末(mo)。
体验文化魅力
嘉年华(hua)现场,不(bu)仅(jin)台(tai)上(shang)表演气(qi)氛强烈热闹,台(tai)下同样出(chu)色。“美食嘉年华(hua)”和“文化墟市”的各(ge)个摊位挤满观众。谈起此次(ci)参展的感受,各(ge)位“摊主”纷纭表示“人人的热情超过预期(qi)”。
“点(dian)餐在我左手(shou)边,右手(shou)边是取餐区……再来一份薯条和鸡米花。”柏林百特餐厅的德国摊主不(bu)停在忙,他们带来的柏林烤肉饼(bing)、咖喱肠等隧品德国小吃吸引了大批食客;当天下午3时,兰蒂地中海餐吧的部份酒水饮料就已(yi)售罄;乡谣·牛排行摊位的烟(yan)火气(qi),从日(ri)间(jian)延续到了早(zao)晨……“忙碌”成了美食摊主的关键词(ci)。
在Fusion融合餐厅摊位,开(kai)餐仅(jin)2个多小时就已(yi)售出(chu)近百份食物,食客们要(yao)拿着(zhe)号码牌等待20分钟(zhong)摆布才(cai)能取到餐食。“塞尔维亚风格烤肉、德味儿热狗是最抢手(shou)的菜品,中外食客都很喜好。”在该餐厅摊主看来,美食和文艺上(shang)演一样,都是人文交换的重要(yao)桥梁,中外观众在嘉年华(hua)上(shang)相聚在一起,一边品味美食,一边欣赏各(ge)具(ju)特色的文艺上(shang)演,其乐陶陶。
“没错,电影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》就是在我们那边拍摄的。”“我们是欧(ou)洲第(di)一个对中国百姓免签的国家,您拿着(zhe)护照买张机票,9个半(ban)小时就能够到贝尔格莱德旅游了。”北京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主任(ren)塔尼娅(ya)·索尔达特用中文向(xiang)观众作介绍。她表示,共建(jian)“一带一起”倡议给塞尔维亚带来了推广自(zi)己文化的机会,同时也让塞尔维亚民众能够更深入地相识中汉文化。
“这些是罗马(ma)尼亚手(shou)工艺大家带来的陶瓷(ci)作品,有的画着(zhe)达契亚狼,有的画开(kai)花朵(duo),都非常具(ju)有当地特色。”在罗马(ma)尼亚展台(tai),北京罗马(ma)尼亚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说,这些手(shou)工艺品卖(mai)得很好,现场观众对罗马(ma)尼亚文化的热情超出(chu)他们的预料。
民族的也是天下的。北京绢人、密云小巧枕等北京非遗特色产物摊位前,大量外国友人驻足观看。“刚有一位小女孩对我们的花旦绢人爱不(bu)释(shi)手(shou),一个劲儿地夸(kua)‘真时兴(xing)’。”一位展销北京绢人的摊主笑着(zhe)说。
享用交换乐趣(qu)
本次(ci)嘉年华(hua)中,来自(zi)塞尔维亚的巴尔干王国乐队带来了塞语原(yuan)创歌曲《水之歌》,并用中文演唱了《啊!同伙再会》。《水之歌》用抒怀诗的体式格局,报告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丰(feng)收时节表达爱意(yi)的故(gu)事。
在巴尔干王国乐队主唱飞龙看来,中国和塞尔维亚有很多共同点(dian),两国人民有很多价值观是相通的。“无论(lun)是像《水之歌》一样注重浪漫的抒怀诗风格,还是注重家国情怀、气(qi)魄恢弘的史诗风格的歌曲,在中国和塞尔维亚都是存在的。”飞龙说,“本年是‘一带一起’倡议提出(chu)10周(zhou)年,我非常侥幸能在这个非凡而又优美的时刻来这里表演,展现我们文化中的共同点(dian)。”
“此次(ci)嘉年华(hua)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换平台(tai),来自(zi)中国和中东欧(ou)国家的文化在这次(ci)活动中同台(tai)亮相,给了人人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交换和相同。”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塞尔维亚籍传授(shou)娜达莎·拉多萨夫列维奇·加贝洛娃表示,“中国汗青悠久,文化厚重。这次(ci)活动是一次(ci)让中东欧(ou)国家的人民相识中国文化的好机会。”
十多年来,中国—中东欧(ou)国家交换互助赓续加深。现场不(bu)仅(jin)有专程(cheng)赶来的中国观众,也有方才(cai)来到北京旅游的波兰夫妇(fu),另(ling)有很多中文流畅的中东欧(ou)国家内政官……在这场文化艺术盛宴中,人们恣意(yi)享用着(zhe)交换对话带来的乐趣(qu)
(徐嘉伟 张耀予(yu))
《 人民日(ri)报海外版 》( 2023年11月17日(ri) 第(di) 07 版)
责编(bian):侯(hou)兴(xing)川